top of page

043-我們不說倚老賣老這事兒

1060422 撰文/貝彼樂





為了工作需要,我選擇民生社區的咖啡廳工作,那樣的環境跟服務態度,真的值得嘉許。

而以下,我想說說另一個故事…..


記得現在接觸的老闆都是76年次後,對於設計的講究比以前更甚。

雖然我不大清楚他們是根據什麼來看設計,但對於他們沒有思考脈絡邏輯覺得訝異。

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logo設計可以因為今天看到這張圖片想選擇這個風格,明天看到這張圖片又選這個風格。朋友看過說說不好又換風格。一覺醒來太陽照到眼睛又想到另一個風格。


屆時我有不斷提醒對方logo設計需要好好想清楚自己需要的什麼,關鍵字寫下來,再慢慢思考什麼能放進logo裡面,什麼不能放進去。

後來對方想想又想到另一個風格,我再度提醒對方,時間掌控要注意,不然你後面事情會延遲,真的要想清楚。


對方想想又開始焦躁不安,想想自己創業還需改來改去也不對,但又沒有個很確定的答案。我很清楚知道他對於自己心中的定位模糊不清,很顯然是經驗不夠,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。


『先換個風格看看吧~我感覺一下。』

『我無法做決定,你來吧~』

『誒誒誒~不錯誒,但好像可以更好。』

『你終於表現出你的功力了,不然我們設計費覺得貴誒。』

『看吧~你設計好的話,還可以幫你介紹,你會很有面子的。』


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,他們在表達之前,有認真想過這對於我們之間的對話有幫助嗎?還是只是情緒的表達?創業真的就他們想的這樣?可以今天想這樣就這樣,明天想那樣就那樣?

經過好幾天的溝通之後,對方終於慢慢瞭解logo的重要性與如何獲利,還有整個形象為什麼要整體性,顏色別換來換去的原因。

有些客戶肯聽,有些則不然。


另一個故事是這樣的……


富錦街的咖啡廳截然不同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76年次之後,但談起話來卻非常成熟穩健,對於自己店內的品牌也是非常清楚,也清楚公司的方向與目標。還有對於品牌的深深喜愛程度、認同感。


『你好~歡迎光臨。』

『我們是XXX,本店都是用廢棄的木頭做成的傢俱。』

『你可以繞一圈看一下環境,慢慢感受不同的變化。』

『尤其是這裡的天井植栽,是建築師透過不同的濕度放的蕨類。』

『你摸摸看每個木頭,還有燈飾,表面都是經過特別處理。』

『我們公司理念就是希望喚起人們對於大自然的共鳴與喜愛。』

『看這兒~這是國小學生做的~很厲害的。』


你可以找個地方坐著,靜靜的感受……..


很顯然的,大有不同,表情也是十分友善親切,可以清楚感受他很喜歡在這裡工作,從我坐下來之後,送餐上來之後兩個小時內也沒有打擾過我,不會急著說:『我幫你收一下。』


同樣都是76年次之後創業,思考方式天差地遠。


我想我會找一天,約我客戶在富錦街那兒,好好的,靜靜的,讓他們感受一下,有時候,設計可以很優雅,設計可以自然,設計也可以很穩健。如同談話方式,可以因環境的改變,沈澱之後,說出不同的感受。而不單單只是情緒的表達…….





數十年品牌設計師、媒體報導💪

Google map在地嚮導8顆星🌟

著作: 鼓舞人心的十個勇氣

FB粉絲團+YouTube:我是設計傑克森

專長:logo, CIS企業識別系統設計

,品牌心經術

#粉絲團我是設計傑克森

#我是設計傑克森JacksonHsu

babylovebranddesign.com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